股票买卖加杠杆操作 劳模引领创新 助推国产机车畅销海内外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股票买卖加杠杆操作,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冬日的南粤寒意渐浓,而在江门鹤山国机南联摩托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正忙碌着拆分、包装、封箱,1680辆“太子”摩托车已完成生产,正准备发往阿尔及利亚。前不久,该公司在第136届广交会上展出的两款高性能摩托车型——公路街车KF与越野车X魔兽同样备受瞩目,5天的展期,意向订单金额较上届增长了约20%。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鹤山国机南联摩托车工业有限公司不断激发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力,打造人才“孵化器”、成果“转换器”以及发展“助推器”,用创新为改革赋能,推动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劳模领衔 搭建人才“孵化器”
鹤山国机南联摩托车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从最初的零配件制造,到仿制摩托车整车,再到推出自主品牌,经过数十年的积淀和发展,逐步成长为集摩托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内大型摩托车生产企业,现有职工310多人。2015年,公司创建了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新华为领衔人的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据了解,刘新华现任该公司开发主管、设计总监,2022年取得工业设计高级工程师职称,2023年初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第十六届全国技术能手”。工作室成立后,刘新华带领团队肩负起公司整车开发设计的重任,并承担“传帮带、提技能”的职责。
历经9年的发展,工作室现下设电喷技术组、开发设计组、开发结构组、开发协调组、试装组、标准化组、实验室7个小组,各小组分工合作、互相协调;成员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现在的60多人,并成功培育了30多名初/中级工程师、工业设计师等技术骨干,打造了一支可以独立完成从概念设定到模型试制,再从三维扫描到结构布局的全过程设计的设计研发团队,显著提升了公司的创新竞争力。
此外,公司还组建了以刘新华为代表的劳模工匠宣讲团,每年深入各科室车间开展宣讲活动,进一步扩大劳模示范引领作用,激发职工创新潜能与活力。
载体依托 筑牢成果“转换器”
以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为载体,鹤山国机南联摩托车工业有限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每年研发投入均超过千万元,其中2023年研发投入高达1443万元。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申请230余项专利。
作为工作室领衔人,刘新华介绍,在新产品研发前期,他会带领设计团队主动出击,到当地的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不同国家消费人群需求,并据此指导工作室成员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创新。
据统计,近三年来,刘新华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共开展了32项研发项目,成果转化28项,成果转化率高达90%。
依托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这一平台,该公司相继推出了“金刚豹”“猛龙”“森科鲨”“猎骑”“金刚魔兽”等一系列自主车型,市场反响巨大。其中多款产品还荣获广交会CF奖、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中国优秀工业设计比赛全国终评入围奖等重要奖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真正成为企业成果“转换器”。
制度激励 点燃发展“助推器”
据悉,为激励更多职工参与到产品创新中,该公司建立了一套创新和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制度》和《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前者以项目为单位进行成果奖励、知识产权奖励,优化研发团队建设,大幅提升了研发成果的质量;后者将考核结果与薪酬调整、职位晋升、外部培训等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公司研发人员参与研发工作的积极性。公司还制订了《科技人员培养进修管理制度》和《优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制度,推动全体职工持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今年,该公司研发科职工麦石泉因在绩效考核中表现优异,不仅参与了继续教育培训,还被成功评定为中级机械工程师。他深切地感受到,创新工作室不仅是创新的摇篮,更是职工个人成长的舞台。正是通过积极参与技术创新项目,自己获得了专业技能的提升,实现职业生涯的跨越。
在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推动下,鹤山国机南联摩托车工业有限公司成功树立了品牌形象,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所生产的摩托车产品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如今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欧美、非洲及东南亚等市场。该公司的经济效益保持连续三年增长的态势。今年1月-12月,摩托车出口数量预计将同比增长30%。2022年,该公司研发部被评选为鹤山市先进集体。
来源:南方工报
全媒体记者:许接英
通讯员:郑凤琼股票买卖加杠杆操作